第十一屆“創新風暴”活動剛剛落下帷幕,但關于建筑設計創新的討論與探索卻遠未停止。“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在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視角下,建筑設計如何突破前進中的難點、解開發展中的癥結、掃除創新中的障礙?日前,原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為本刊獨家撰文指出,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正確認識與處理傳承和發展之間的關系,不斷深化改革、堅持創新,提高中國設計的競爭實力和影響力?,F全文刊登,以饗讀者。
繁榮建筑創作,提高建筑文化影響力,是我國文化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建筑文化是大文化體系中的重要一支,建筑創作則是文化軟實力中的中堅力量,建筑形象也是國家形象中一副鮮明的面孔。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后,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文化強國的“中國道路”》在文章結尾章節里有這樣一段話:很長時期內,東方文化只是異國情調的裝飾物,塵封在西方的歷史記憶中。幾個世紀過去,紐約時代廣場上“至圣先師”為原型的孔子動畫,與北京奧運會絢爛的“大腳印”、上海世博會鮮紅的“東方之冠”以及無數普普通通的中國人一起,構成了中國在新世紀的文化圖景,為世界重新書寫中華文化的印象。這里令我們感動的是,上海世博會上的中國館,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可以提供2.7萬平方米面積的展覽建筑,同時也是詮釋中國文化的代言人和展示華夏文明的形象大使了。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城鄉面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城鎮化的加快,使建設用地急劇擴張,大規模的建設活動,使巨額投資物化為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城鎮人均住宅建筑面積已由改革開放初期的6.7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31.6平方米,當前又掀起了各類公共建筑的建設熱潮。為此,我國建筑業每年要消耗混凝土16億立方米,鋼材水泥產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其中建筑用鋼超過1億噸,水泥產量占全球總量的45%以上。可見,中國不可不謂建筑大國。但是,如果用建筑強國的要求來審視我們的建筑活動和設計實踐,就必須承認,我們差之遠矣!看看我們的城市,富有特色的傳統街區和建筑被當做破爛一拆了之,新區又生搬硬套、大同小異,趨同的模式走四方,大家越來越一個樣,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個性。這些情況我們可能不情愿提及,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廣大建筑同仁也為此焦慮、迷惑和不安。
只有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只有直面現實,才能找到出路,我們應該結合這些實際,以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視角,思辨建筑設計如何在提高文化軟實力的進程中,突破前進中的難點,解開發展中的癥結,掃除創新中的障礙,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發,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抓住和用好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不斷深化改革,堅持創新,提高中國設計的競爭實力和影響力。
一、以核心價值觀的高度,研究新時期的建筑方針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碑斍耙巹澰O計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歸根結底還是在指導思想、價值取向、業務宗旨方面出現了偏差。
任何一種文化,任何一種創作活動,無論在哪個空間維度和時間節點,無不以一定的價值體系作為指導與引領,其作品和成果,也都是一定的價值觀、一定的政治主張、一定的利益訴求、一定的審美取向的反映,對于規劃設計來說,這一切更集中地體現在一定時期的建筑方針、政策和制度上。建國初期(“一五”期間),我們提出過“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建筑方針,后來隨著形勢的變化,在戰備時期提出過“山、散、洞”(靠山、分散、隱蔽)的規劃布局原則,在特定的經濟恢復時期,也提出過“先生產、后生活”的建設方針。這些方針都在一定的時期內,起到過重要的指導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建設事業一日千里,成就巨大,但積累的問題也不少。應該看到,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的轉型期,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擴大,在社會活力被大大激發的背景下,社會價值觀念、思想潮流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多元性、差異性、選擇性、自主性日益增強,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群眾的消費觀、大眾的審美觀、官員的政績觀在相互碰撞和糾結,如果頂層設計滯后,缺少鮮明的引導、規范和約束,就有可能出現價值扭曲、偏離底線導致行為失范,最終是使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文化繁榮受到傷害。中國建筑學會曾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在學會內部組織過討論,不少會員發表過很有見地的意見?,F在中央再次強調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問題,并要求強化引導,增進共識,創新方法,健全制度,因此重新研究新時期建筑方針問題,確屬必要。這對在建設領域內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統一各方主體(包括政府、業主、設計、營造、監理、開發商、供應商、消費者等)的思想、端正設計理念、矯正建筑評價標準、切實提高投資效益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以文化自覺的高度,全面理解和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
文化自覺是對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對其歷程、特征和發展趨勢有清醒的認識,以增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亦即推動中國文化從傳統文化走向現代文化的自覺意識。文化自覺的核心是在于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的歷史責任能有主動而稱職的擔當,從而使自己的文化面對新的形勢、新的環境、新的時代能夠不斷傳承、創新和發展。對于發展的趨勢,最早提出文化自覺的費孝通先生有過精辟的論述: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
這種文化自覺,對于指導我們在建筑創作中,如何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中國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在東方建筑與木構系統中,獨樹一幟,并影響著許多國家。中國建筑獨特的構造能力和以此形成的鮮明的特色造型,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物質空間,也為我們營造了精神家園,讓我們產生一種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優秀的建筑文化傳統,是我們中華文明智慧的結晶,凝聚著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是我們建筑創新的深厚基礎與支撐。注重從傳統汲取營養,創作就會富有文化內涵和民族特征,這一點可以從新中國成立60年建筑創作大獎獲獎作品中得到印證,不少獲獎作品都是在傳承與創新的結合上處理得比較好的設計,它們雖然規模和體量差異大,材料和質感不同,建筑造型有別,但是它們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獨特的文化韻味。這樣的作品,一定會得到社會和用戶的廣泛認可,也會得到專家和業界的好評,也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有可能經受時間的檢驗,成為傳世的經典。
要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必須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傳承不是簡單的“啃老”,傳承要善于區分傳統中的精華與糟粕,創新實踐中要取其精華、精髓,去其糟粕和病垢,即傳承優秀的傳統;二是傳承不是拷貝原件,也不是克隆符號,要對“假古董”說不,因為這種所謂傳承只是重復與模仿,是“體力活”,不是創造活動,這不是創作,更不是創新;三是傳承也要堅持個性化原則,我國民族眾多、地域廣闊,氣候差異大,造就了各地傳統建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傳承與創新應該延續這種文脈,在傳承中展示文化個性,在創新中實現傳承。
三、以文化自信的高度,正確對待市場開放和吸收外來文化
文化自信有兩方面的含義,首要的是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認同與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懷有堅定信念,即堅持文化主體性;其次是對世界文化要有包容心態、開放交流的勇氣和大膽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的能力,即堅持文化的開放性。
提出文化自信的命題,是很有針對性的。實施改革開放的戰略,是高度自信的表現,30年來的巨大成就,“入世(WTO)”10年來的快速發展說明了這一點,只有走向世界融入全球,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會使我們發展得更好。對于設計市場的開放,境外建筑師的進入,中外設計的交流合作,我們同樣應該有高度的自信,盲目地自我貶損,顯然是缺乏文化自信,但盲目地自大、一味地“自我感覺良好”,把自己封閉起來,必然導致僵化和落后。我們因此已經喪失了不少機遇,嚴重滯后了現代化進程,教訓還不夠深刻嗎?
中國建筑市場的開放,主流是健康、效果是積極的,先進的設計理念、活躍的創意思維、現代的技術方法,對我們大有裨益。我們可以自信地說,我們一方面要堅守中國建筑文化的主體性,同時又注重借鑒和吸收國外優秀建筑文化成果,對外來文化采取有分析、有比較、有鑒別的辯證取舍,擇善而從,一種全新的中國主流建筑文化正在構架和形成之中,這既不是傳統建筑的復制和翻版,也不是對西方建筑的拷貝和“山寨”,她既具有統一性,又具有多樣性;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既具有本土化的特征,又具有國際化水平。
四、以深化改革的高度,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增強建筑創作活力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入世”之后,設計體制改革的步伐加快,繼完成了全面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之后,在企業組織結構、業務結構、經營管理結構方面,也大膽地實行了整合重組,突破了地域限制,改變了條塊分割的局面,優勢資源得以聯合,極大地調動了設計人員的積極性,設計業績和企業效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必須看到,WTO后過渡期結束之后,國外設計機構不但拿到了中國的國民待遇,而且還依舊執行著某些國際慣例,造成了本土設計與境外設計處在同一個市場卻不是一套“游戲規則”的狀況,致使本土設計機構缺乏活力和動力。此外,我們內部也存在一些舊機制仍在運行、新的制度又未建立起來的情況。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繼續深化改革,加快體制機制的創新。這里列舉一二。
第一,是堅持設計創新。這是建筑文化發展的動力所在,是建筑文化繁榮的活力之源,而提高和增強原創能力又是其核心和關鍵。
一般而言,涉及文藝作品稱之為創作,工程技術產品稱之為設計,惟獨建筑設計又稱為建筑創作,這說明建筑設計較之其他工程設計具有更多的文化屬性、思想內涵和對形式美的追求。但建筑創作又不同于文藝創作,文藝作品是精神產品,服務于群眾的文化消費,建筑創作還要考慮建筑的物質功能性、適用性,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的技術性、經濟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與負荷,所以說,建筑創作是綜合性的創造活動。
我們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當今時代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創新,提高原創能力,促進建筑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一是要有創新的自強,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懷有開拓創新的創作激情,克服“文化寄生”心態和創作的路徑依賴,改變創作惰性,提倡創造性思維,大膽探索理念與實踐的創新。
二是培養和提高建筑師的全面修養和藝術功力、豐富的想象力,增強思辨、吸納和選擇能力,切實提高駕馭建筑學美學規律、全面解決建筑功能、技術、美觀的創新能力。
三是善于對人類優秀建筑文化遺產和經典作品認知、解讀,汲取精華,創作時代精品,留下經典之作。它們不是膚淺的時尚作秀,不過分渲染娛樂效果、不一味追求視覺刺激、不迎合業主的非正當利益追逐;它們不是簡單化的“推陳出新”,而是造就有濃厚歷史感的新,有厚重文化積淀的新,有豐富藝術含量的新,具有時代精神的新。
四是建筑師要耐得住創作的寂寞,不急功近利,不浮躁取巧,對創新要有堅守的韌性和敬畏的心態,要為原創傾注巨大的心血和付出必要的代價,這是創作的職業操守,也是大家的成功之道。
五是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和原創的體制、機制和環境,尊重首創精神,激勵創新活動,寬容創新的失誤和不足。
第二,是設計取費制度的調整和完善。對國內設計機構我們基本上還是執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收費規則。建筑設計是一種智力與技術的服務,設計作品的優劣決定著服務的水平,業主是消費者,接受了一定的服務就應支付相應水平的費用,設計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創造性勞動,而創意性產品的高下很難用量化的方式衡量,同樣提出一個方案,所耗用的社會必要勞動量可以相差懸殊,因此,按工程量(造價)的一定比例取費的制度,顯然有重大缺欠,不利于調動設計人員在優化方案上下工夫,設計水平就難以提高,產生精品的幾率就大為減少。建議對設計取費制度作深入調研,從有利于提高設計水平、激發創新活力、體現優質優價的原則,按不同的設計階段提出改革和完善的方案。
第三,是建立和實行建筑設計的后評估制度。建筑后評估,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是趨于成熟的一項管理制度,我國學界對此也多有研究和推薦,但作為一種制度尚未建立起來?,F在,設計界的浮躁現象是毋庸回避的現實,為奪得設計權,可以把自己的方案說得天花亂墜,標榜與一些標準規范對接得天衣無縫,甚至夸大其辭,拔高戴帽,更有甚者,還在胡言亂語、借換概念、忽悠業主。但是建成之后,則真相大白,實用功能、投資控制、耗能指標、藝術效果等,與設計目標大相徑庭,結果是不了了之,因為沒有評估和認定,對關系人難究其責,而這樣的教訓也未認真梳理和總結,難以起到警示作用。為改變這種狀況,更是為了鼓勵精心設計、多出精品,本著對社會負責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原則,著手研究和建立并試行建筑設計后評估制度,應盡快提到議事日程。
第四,是建立專業性咨詢代理制度,成立專門機構代表政府投資項目業主進行工程管理。當前,不少政府投資項目,特別是一些大型公共性、公益性項目,仍然由臨時組建的籌建處、基建辦等代表政府進行設計單位遴選、組織招投標、評審方案等前期工作(也包括對全過程實施管理),往往由于對設計市場、設計機構的相關情況缺乏了解,也不排斥其中有暗箱操作,結果漏洞和失誤很多,損失很大,但又難以問責。建議組建有資質認證的咨詢代理機構,先從政府工程做起,實施專業化高水平的前期管理,同時要發揮好學術團體的作用,組織專家客觀公正地進行方案評審和推薦,為科學決策提供堅實的專業技術支撐。有條件的地區,亦應在非政府項目中推行。
總之,建設文化強國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抓住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以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高度,加快轉變觀念,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建筑設計創作的大繁榮大發展,為建設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作出應有的貢獻。
轉載: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