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特殊時期召開的全國兩會,承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
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本報記者獲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圍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綠色智慧住區建設”等人民群眾關心的話題建言獻策。
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
“各地在推動老舊小區改造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探索了推進的路徑,但是在實踐中仍面臨改造資金籌措渠道窄、設施改造協調難度大、公共服務統籌改造少等問題。”王玉志對記者表示。
如何更好地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在王玉志看來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建議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盡快出臺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指導性意見,成立強有力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細化各部門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中的職責以及應出臺的配套政策措施,協同推進,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進一步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進一步提升專項資金支持額度,維持戶均支持力度相對穩定。出臺銀行機構支持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文件,引導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對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持,適當給予利率優惠。
三是創新老舊小區改造模式。支持把一個或多個老舊小區與附近的棚戶區、城中村改造等項目捆綁統籌,生成大片區老舊片區改造項目。作為實施平臺,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實現投入產出平衡。
四是完善老舊小區改造政策體系。出臺老舊小區改造技術標準,明確改造內容、分類和標準,提升改造質量;出臺規劃、用地等政策,允許適當調整小區原用地性質、建筑密度等指標,鼓勵在老舊小區及周邊空地、低效用地上增設物業服務、養老、托幼等設施,完善小區功能;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電力、通信等專營機構參與老舊小區改造。
五是構建老舊小區管理長效機制。推動改造后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引導利用現代化識別系統和視頻監控、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一批“智慧住區”。加強老舊小區出入口人員、車輛管理,推動與公安等部門數據共享,提升老舊小區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推動綠色智慧住區高質量發展
“建設綠色智慧住區是落實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制度創新,是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舉措,可以有效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對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王玉志對記者表示,綠色智慧住區建設既是發展智慧城市的基礎工程,也是建設智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為推動綠色智慧住區實現高質量發展,他提出以下七點建議: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王玉志建議建立健全推進綠色智慧住區建設聯席會議機制,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牽頭,聯合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科技、財政、工信、稅務等相關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集中優勢、整合資源、打破瓶頸、協同推進綠色智慧住區的建設發展工作。
強化試點示范引領。組織開展國家綠色智慧住區示范省、市、區和示范項目創建,引導新建住區按照綠色智慧住區標準建設,已建住區按照綠色智慧住區標準提升,老舊小區按照綠色智慧住區改造,農村社區結合發展特點進行智慧化融合。通過試點示范帶動,推動綠色智慧住區建設有序、有效開展。
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王玉志提出緊扣綠色智慧住區產業發展需求,支持實施一批技術含量高、拉動作用強、彌補產業短板的科技創新項目。在綠色智慧住區信息平臺、BIM設計、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領域,開發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完善標準規范體系。王玉志建議由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改革、工信等部門牽頭,對接新型智慧城市標準體系,編制可操作性強、兼容性好的綠色智慧住區建設和評價技術標準體系。打通各技術應用軟件和產品壁壘,實現綠色智慧住區與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標準互認互通、數據共享共用。
實施激勵支持政策。王玉志提出按照“共謀、共建、共享”原則,引導加大綠色智慧住區建設資金投入。中央和各級財政列支專項補助資金,對綠色智慧住區試點示范進行獎補;發揮綠色金融的作用,對綠色智慧住區改造項目予以低息貸款;將綠色智慧住區建設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評審、科技研發補貼依據之一,對參與實施的企業執行稅收優惠,激發創新活力。
促進智慧產業發展。王玉志認為,應指導組建綠色智慧住區產業發展聯盟,鼓勵行業軟硬件供應商、投資企業、物業管理企業、科研院所等共建研發中心,依托示范項目建設綠色智慧住區創新創業共同體,形成創新驅動策源地。豐富綠色智慧產品和智慧家居供給,拓展服務內容和服務鏈條,培育跨界融合發展新動能。
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王玉志建議,應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加大對綠色智慧住區成果報道,對好做法、好經驗大力宣傳、積極推廣,讓廣大群眾充分體會綠色智慧住區建設發展帶來的新變化,提升社會對綠色智慧住區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參與建設綠色、智慧、美好居住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摘自 《中國建設報》 2020.05.26 記者 周麗